根据省营商办下发的《关于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一季度进展情况的通报》,我市2022年一季度招标投标指标3项主要监测指标(全流程电子化率、保证金及时退付率、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在全省排名靠后,特别是“投标保证金及时退付率”和“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在全省居于后三位,其中“投标保证金及时退付率”仅为35.77%,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仅为44.68%,均大幅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严重影响招标投标指标全年目标的顺利推进。为尽快提升指标、全力冲刺二季度,确保二季度形成阶段性成效。现就加强有关事项工作通知如下:一、全面取消线下开(评)标。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在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分中心全面应用电子化开(评)标,取消线下开(评)标业务,招标人必须在招标公告中注明采用全流程电子化线上开(评)标,投标人制作的投标文件全部采用电子文件形式,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在线参加开标,在线查看开标记录,并确认开标结果,评标委员会对电子投标文件进行线上评审。确实不适宜线上开(评)标的项目(如涉密、应急项目),招标人应征得行业监督部门同意后方可入场交易。二、全面应用不见面开标。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我市新发布公告的交易项目原则上应采用不见面开标方式,必须在交易公告上明确载明采用不见面开标方式,如需采用现场见面开标方式的,须报经行业监督部门书面同意,并抄送交易中心,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分中心每月对现场见面开标方式的项目信息进行汇总。对采用线下招标且未经行业监督部门同意的、采用现场见面方式开标占比较大的招标人(县区),市营商办将予以通报。三、全面提升交易保证金退付效率。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分中心要依法依规、积极主动做好交易保证金退付服务工作。对中标候选人公示结束日期后3个工作日内未及时提交保证金退付申请的招标人(招标代理),应主动提醒告知招标代理机构,经提醒告知2个工作日后仍未及时提交保证金退付申请且不说明原因的招标代理机构,交易中心应在中介代理机构场内行为评价环节视为“未及时提醒”进行评价。招标代理机构累计两次被评价为“未及时提醒”,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分中心将该项目招标人(招标代理)信息推送市发改委,由市发改委联合行业监督部门将该项目招标人(招标代理)纳入失信名单。对合同签订后5日内仍未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招标人(招标代理),将纳入全市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对象,依法实施惩处。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各行业监督部门抓紧完善远程异地评标制度,提高远程异地评标的使用实效,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分中心进一步完善异地评标场所建设,加大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支持力度,切实提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占比,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五、加快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项目,建立健全“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在确保招投标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环节、最高效率降低成本、最优服务压缩时限,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绿色通道”制度化、便利化水平。六、加强协调督导力度。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分中心对进场采取线下交易、线下评标、现场开标方式的交易项目,无正当理由不及时提交退付交易保证金申请的项目,以及远程异地评标开展情况等信息,每月汇总上报市发改委。市发改委牵头会同行业监督部门,对仍然采用线下招标的招标人,将纳入全市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对象,重点进行督查核查;对“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开展缓慢的县区,将进行专项督导。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10日